【甘肃日报】创新机制 校企合作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4日 09:16 作者:sy 点击: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系为主体“33”模式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与实践
多行业专业背景下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目前公办高职院校着力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气象、采矿、安全、地质、测量、机电、冶金、水利、矿物加工、环保、信息等11个适应甘肃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类专业群,包含48个专业。这些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较多,建立全校统一的校企深度合作董事会或理事会构建难度大,即便建立,也存在运行困难、不易操作、难以落到实处等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借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的东风,在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下,在充分调研协商的基础上,按照“广泛联系、重点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构建实施了系为主体、多种形式、机制灵活的三项工程、三线互动机制,即“33”模式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甘肃日报】2014年3月3日 版次:【01】
一、系为主体的“三项工程”
“三项工程”是指以系为主体实施专业群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企业冠名学院、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生产经营性实体三项工程。
(一)企业主导,共建企业冠名学院
积极推动“各专业群背靠行业、牵手一家以上知名企业、共建一所以上冠名学院”的校企联姻工程,形成了企业主导的专业对接产业新的合作机制。冠名学院依托系部建设,采用理事会管理方式,秘书处设在系办公室。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建设等。近年来,学院相继成立了依托采矿工程系的窑街煤电学院、依托水利工程系的大禹学院、依托测绘工程系的三和数码测绘学院、依托冶金工程系的金特钢铁学院、依托机电工程系的“兰州星火机床学院”、依托地质工程系的汇金矿业学院、依托气象系的甘肃省气象局培训中心以及军队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高校等8个冠名学院(中心)。通过冠名学院建设,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并按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按照企业需求,近三年共为冠名企业订单培养学生688人,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500余人次,接收学生顶岗实习1500余人次,通过挂职锻炼培养师资40余人次,开发学训一体化教材30余部,开发教学资源库课程46门;冠名企业捐赠实训设备1700余万元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共计40余万余元。
(二)企业协同,搭建项目导向的科技创新平台
为了发挥学院专业人才优势,学院各系分别成立了项目导向的校企协作科技创新平台,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校企协同公关。企业既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又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近年来,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了气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矿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地勘技术研发中心、测绘技术研发中心、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冶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水利工程实训设备研发中心等7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了《Grapes_SDM沙尘暴模式对西部地区沙尘天气预报性能检验》、《煤矿高瓦斯(突出)矿井深井开采抽采钻孔施工防喷技术研究》、《高地应力高瓦斯矿井急倾斜综放工作面顶煤运移规律研究》等7个技术革新项目的公关研究,其中,有1个项目已经通过技术鉴定,3个项目获得专利。通过科研项目合作,推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教师科研能力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助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企业指导,培育孵化产业性实体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衔接“为出发点,大力引导各系依托专业优势,在相关合作企业指导下,采取自主发展、借壳发展等多种形式,培育孵化具有” 校中厂“性质、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产业性实体。学院现有自主发展、独立法人资格的产学研企业1个,即兰州云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借壳发展的非法人产业性实体6个,分别是榆中华云科技服务部资环学院分部、甘肃恒邦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兰资环分部、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资环学院项目部、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资环分院、甘肃华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西藏山溪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资环学院分公司。借壳发展的非法人产业性实体是指挂靠有关企业,作为企业的分公司或项目部,在企业指导下按照企业的有关要求开展生产经营。如水利工程系与西藏山溪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合作,以分公司形式,成立了“西藏山溪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分公司”,分公司成员由水利工程系专业教师组成,在公司法人的统一领导下,利用总公司资质开展业务。2012年配合总公司完成“日喀则地区年楚河干流左岸下觉段防洪堤整治工程”项目监理资料的整理任务;2013年配合总公司完成“西藏林芝地区察偶县果达水电站工程”“拉萨市彭波灌区松盘区北干渠及配套工程”两项工程项目监理日志编写及工程资金的核算任务。通过培育孵化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产业性实体,一是为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导向教学、顶岗实习等学训一体教学任务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教师+公司员工”的双层身份,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促进了校企在合作育人、合作生产方面的深度融合。
二、保障校企合作的“三线互动机制”
“三线互动机制”是指建立校企三种长效性的合作互动机制,一是院系领导和专业教师联系企业制度,二是搭建企业高管、名工程师、岗位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进校园“四个”讲台,三是各专业群构建以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
(一)建立分层次联系企业机制,强化校企间的沟通协调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开展,学院建立了分层次联系企业机制,院领导每人联系1个以上行业内集团公司,系领导、业务部门领导每人联系1个以上二级企业,专业教师每人联系1个以上车间、区队或项目部。联系企业的方式有走访、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每年不少于6次,其中走访企业每年不少于1次,每次联系企业需填写《联系企业工作手册》。通过建立分层联系企业机制,有效地对接了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跟踪落实。
(二)搭建“四个”讲台,提升学生对企业和专业的认识
平台1:企业高管进校园。为了让企业文化有效融入到金沙8888js官方,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学院每月邀请行业企业主要领导来校做关于企业文化、行业发展、行业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讲座。促进了师生对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使学生心理上融入企业,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业特征上接近企业,在学生身上烙上“企业人”的印证,以便学生更顺利地面对就业。
平台2:名工程师进校园。为了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每个重点专业每学期聘请2名以上的企业知名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通过来校授课或者网络授课的方式,承担专业核心课、实践技能课教学任务,时间一般1—2周。弥补了专业教师实际操作技能不强的缺陷,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了专兼一体的专业教学团队,使人才培养更符合企业需要。
平台3:岗位技术能手进校园。为了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的热情,活跃校园文化,顺利完成普通学生向职业学生的过渡,职业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过渡,学院每学期邀请3—5名行业企业岗位技术能手、高级技师来校,结合自身的岗位工作经历和创业成长历程,向学生宣讲岗位成才之路,鼓励学生扎根一线,从基层艰苦岗位做起,增强学生对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平台4:优秀毕业生进校园。为了使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增强就业能力,做好就业规划,提升专业学习信心,学院每年邀请5—10名优秀毕业生为在校生做报告并开展互动活动,通过介绍自己在金沙8888js官方和企业的成长、发展经历和成功的经验,为在校学生树立榜样,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方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构建以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促进专业建设科学发展
为了更好的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院的气象、煤炭、水利、冶金等11个专业群构建了以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学院制定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委员会的组织构成、工作职责、议事制度、管理等做了相应规定。委员会由企业技术人员、校内专业教师组成,行业企业人员不少于3/4。每学期由专业负责人就专业建设、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向委员会汇报,经委员会讨论提出相关意见,经院务会审定后实施。通过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的有效运行,有力的促进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以及开辟毕业生就业新途径等方面的工作。
实践证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实施的系为主体的“三项工程”、“三线互动机制”校企合作模式,适合高职教育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学院自身的特点,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和办学声誉,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这种由需求驱动到主动协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具有服务面广、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较好的解决了多行业专业背景下,不同行业企业众口难调、难以做实的问题,有利于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需求,有利于调动各系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学院的办学活力,有利于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解决多行业、多专业专业背景下,公办高职院校建立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三项工程”、“三线互动机制”这一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扩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成效,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来自:【甘肃日报】2014年3月3日第一版:创新机制 校企合作结硕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