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职业教育应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首先,推进和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公共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快速性和复杂性,危机的应对和治理需要我们运用系统思维,坚持系统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类型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构建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参与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治理经由职业教育行政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组织、职教师资和学生等多元教育治理主体围绕共同的治理目标,遵循职教治理的法律、规则与规范,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协调与合作,能有效促成职业教育公共利益的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不仅是一种重要理念,更是一种有价值的实践行动。职业教育通过平衡和协调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响应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各项活动,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独具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解决方案。
其次,夯实和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和质量,通过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彰显自身独特价值。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既担负传统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还肩负弘扬工匠精神的新使命。职业教育要打破社会公众的认知沉疴,应通过生产“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这两个公共产品来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历史任务。大国工匠不仅指适应大国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有工艺专长的工匠,也包括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也不仅是嵌入在现代工业生产制造与管理实践领域,也广泛融入在社会各个职业和员工岗位之中。
事实上,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就始终离不开这两个公共产品的强力支撑。一方面,在抗击疫情的医疗一线,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张文宏等一大批顶级专家既表现出了精湛的医疗技术、高超的实战能力,更弘扬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在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等各地医院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当然,还有大量毕业于各大职业院校的护理人员,她们都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最后,强化职业教育的地位与功能,消解停摆隐患并促进经济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素质的技能劳动力不足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助于满足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进而改善民生。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生产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公共危机下职业教育应进一步认清和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通过调动各类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网络职业培训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多元化培训体系,针对疫情严重地区的重点行业和人群精准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在稳就业促就业的同时助推企业发展,维护社会民生稳定。
(作者:李名梁,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